微信圖片_20240709135411.png (999.25 KB, 下載次數: 30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7-9 13:54 上傳
近年來,彌渡縣不斷加強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386.43萬元對89個村衛生室進行標準化建設,實現了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公共衛生室、藥房、中醫診室六室分開,全縣村級就醫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鄉村醫生通過州、縣能力提升培訓,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隨著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的深入推進,彌渡縣16.5萬余群眾實現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標。 今年63歲的周美云是彌渡縣紅巖鎮理衛村委會郭家營村村民,患有高血壓、甲亢等慢性疾病多年,每月都要到村衛生室開藥。說起過去拿藥的經歷,她說:“以前在村衛生室看病,醫藥費都報不了,藥也不齊,只能去鄉鎮衛生院、縣醫院看病,往返時間長,耽誤了干農活。” 為解決理衛村村民看病遠、報銷難、藥品不齊全的問題,理衛村衛生室通過家庭醫生簽約、合作醫療報賬等方式,不斷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現在,在村衛生室就能報銷醫藥費,剩余部分還能刷臉支付,藥品也齊,真的很方便。”周美云說。 “我們衛生室有3名醫生,服務周邊五六千名村民,每月門診量基本在1600人次左右,常見病、多發病都在我們這里解決,解決不了的病人再逐級往上轉。”彌渡縣紅巖鎮理衛村衛生室醫生石文順說。 村衛生室醫生在做好日常診療工作的基礎上,還加大對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的上門管理服務。今年68歲的凹秀芬,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多年,由于行動不便,村衛生室的醫生經常上門為她做定期檢查。 自2022年以來,村衛生室依托彌渡縣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實現了遠程診療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石文順說:“醫共體信息化建設以后,病人在縣級公立醫院做的檢查、開的處方,我們都可以看到。縣醫院的醫生也可以看到我們開的處方,并給予我們指導,患者可以省去很多重復檢查。” 為提高村衛生室醫生的醫療服務水平,彌渡縣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紅巖分院采取多項舉措,加強對轄區內12個村衛生室的36名鄉村醫生進行業務指導,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我們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定期或不定期到村衛生室對鄉村醫生進行業務指導,同時鄉村醫生也會到衛生院進行學習。依靠醫共體信息化建設,衛生院醫生可以對村醫進行可視化的業務指導。”彌渡縣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紅巖分院院長楊逍說。
轉載聲明:本文轉自云南衛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