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嬌嬌42 于 2024-9-30 11:20 編輯
在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縣
我們遇到了一群孩子
他們把彌渡民歌《小河淌水》
唱到了北京大學
把彌渡民歌唱到了世界舞臺
彌渡縣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這個關于童年與音樂的故事像《音樂之聲》《放牛班的春天》一樣浪漫動人在北京大學定點幫扶的彌渡縣有著彌渡民歌和花燈戲兩項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在這里,從小孩到老人都愛唱歌
2021年起北大掛職干部們走訪鄉鎮學校與彌渡縣的音樂專業教師一起選拔聲音基礎較好的學生組建了彌渡縣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北大在彌渡設立鄉村振興美育專家工作站并委派專業教師對合唱團進行持續指導
3年過去,合唱團發展到120人左右成員的年齡從5歲到14歲不等分布于彌渡縣各個鄉鎮小學、初中有許多孩子來自鄉村和山區每周六,他們需要到縣城參加合唱團排練家住苴力鎮栗子園村的王敏每周需要父親騎摩托車4個小時接送在這樣的堅持下音樂成了這些孩子成長路上的“生活中的鹽”
彌渡一中音樂教師張海鷗表示“許多孩子的聲音條件極好,如果沒有遇到合唱團,這些孩子的天賦就埋沒了。”
在彌渡縣民歌不僅寫入了中小學的音樂教材彌渡民歌保護傳承還有相關的立法性規定彌渡民歌成了一項全民參與、全民保護的文化藝術最近兩年,在當地知道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的人越來越多每年參與招新選拔的孩子排起長隊
合唱團的孩子有的隨著年齡增長聲線變化就調整一個聲部繼續唱歌不少孩子在排練的過程中萌生了將來學習藝術的愿望
“靳子玄老師又來啦!”北京大學哲學系青年教師靳子玄多次往返北京與彌渡兩地已經與孩子們打成一片他為合唱團“量身定制”了許多歌曲在彌渡民歌的基礎上通過多聲部的形式進行演繹包括《小河淌水》《上學調》《桃花蜜》《念鄉愁》等
這場持續3年風雨無阻的奔赴也收獲了成果孩子們真的走出了大理、云南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到北京走上了越來越多的舞臺
2023年在第九屆中國童聲合唱節上小河淌水少年合唱團收獲了少年組+民謠組兩個金獎
而在2024年剛剛過去的暑假孩子們三次到北京參賽包括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合唱節并從全球五大洲、31個國家和地區共計306支合唱團中脫穎而出獲得最高獎項在少年組、鄉村地區團隊組中均摘得“一級合唱團”榮譽張海鷗說“得到這個榮譽的時候,孩子們激動得幾乎相擁而泣,大家挨個兒撫摸、擁抱、親吻獎牌。” 從零開始認識五線譜學習音準、節奏、和聲到站上國際舞臺一群沒有受過專業培訓的孩子在短短三年內乘著音樂的翅膀看到了廣闊天地的模樣
靳子玄老師說“教合唱的目的,是希望鄉村的孩子們無論以后身處何方,來自彌渡的音符能讓他們對家鄉有一份牽掛我希望音樂和藝術背后的美與力量能伴隨他們的一生。”
來源:云南日報-云新聞(記者:段蘇航 李麗 張順鋆 李文詩 秦蒙琳 石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