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來。各族人民齊歡唱,賽馬唱歌做買賣。” “三月街”又叫“觀音市”,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傳說唐永徽年間,觀音菩薩前來大理用白語講經(jīng)說法,聽眾越集越多,形成了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絲綢之路——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逐漸演變?yōu)榫哂袧夂衩褡逄攸c的集會。 每年農(nóng)歷 3 月 15 日至 21 日,是大理三月街的會期。 1991 年起又定為大理州民族節(jié),故稱“三月街民族節(jié)”。屆時,在大理古城西蒼山中和峰麓舉行盛大集會。滇西各少數(shù)民族,乃至全國各地商賈云集,中外游客紛沓而至,在這里進行牲畜、藥材、茶葉、銅器等名特產(chǎn)品物質(zhì)交易。 從農(nóng)歷三月十五日開始的為期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資交流盛會,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歡聚的節(jié)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時在大理三月街蒼山東麓,大理城西舉行。這時期,“諸商云集,環(huán)貨山積”,各族人民都要把最好的工藝品,土特產(chǎn)品拿到月街上出售,把最優(yōu)秀的文藝節(jié)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選最好的騎手參加賽馬。屆時人潮如流,各族服飾爭奇斗艷,各地歌舞好戲連臺;各位騎手逐角競技,舞姿千般,歌聲如海。著實令人目不暇接,情隨景移,樂而忘返。 正如清光緒年間大理留日學者李燮火《竹枝詞》所贊“昔日繁盛幾春秋,百萬金錢似水流。川廣蘇杭精巧貨,買賣商場冠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