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東方小夜曲”的中國云南大理彌渡彝族民歌《小河淌水》,是一首托月寄思的經典情歌,它表達了妹妹對哥哥的切切思念。也許能讓你想起家鄉憨厚、純樸、善良的山里人。他們的愛像清泉一樣透明,情像月亮一樣神圣。這思念,也流淌著淺淺的甜和淡淡的愁,因為他們的思念里有百分百的純度,像石上飛流的清泉,像靜靜流淌的小河,令人神往。這思念,也一如小河淌水,愈淡愈久,愈久彌香。不奢望轟轟烈烈,只求淡水泛香;不期望朝朝暮暮,只愿久久長長。 “哎……月亮出來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小河淌水》,這首極為優美浪漫的云南大理彌渡彝族民歌,已流傳了將近一個世紀。由于備受人們喜愛。 云南中威民族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邵筱萍,深深眷戀著《小河淌水》。2000年,她尋著云南民族文化中這一最古樸最碩大的璞石,進行打磨、加工、提升,欲將《小河淌水》這一顆最炫目最燦爛的寶石呈現于世人眼前,做溝通云南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間的紐帶和橋梁。2004年7月,邵筱萍請著名俄籍華裔作曲家、俄羅斯功勛藝術家、俄羅斯愛樂樂團團長左貞觀將《小河淌水》改編成交響樂。此前,左先生一直認為《小河淌水》是最有中國韻味的音樂作品之一,邵筱萍請他寫《小河淌水》小提琴協奏曲,他愉快地答應了。 《小河淌水》小提琴協奏曲從作曲到錄音完成,前后大約用了3個多月時間。 2005年12月30日,左貞觀先生率領他的樂團的60多位演奏家親臨中國云南,使“小河淌水”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次在中國大地響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