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錄像顯示:9月27日8時48分,鄧某林進入銀行代父取錢,第一次被拒。(視頻截圖)
近日,廣東高州中風老人猝死銀行的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昨日,高州市公布“老人猝死”錄像細節以及調查結果。監控顯示家屬在完成取款后并沒有帶老人離開,也沒有對其采取搶救措施。當日12時18分,衛生院醫務人員趕到現場,醫務人員步行前往遭到家屬的阻撓。12時51分,醫務人員對老人進行檢查,確認其死亡。
官方承認,銀行未做好人性化服務,將嚴肅處理。不過,這次的“老人猝死銀行”事件再次引發網友的爭議。有網友對銀行的種種“霸王條款”吐槽:“銀行堪比衙門,存錢時你是大爺,取錢時是孫子。”新華社也發表評論指出:“這起極端事件讓人們在銀行冰冷的‘硬’規定前,怎么也看不到人性的‘暖’。”
以下為報道詳細內容:
銀行開門到老人死亡前后4小時
69歲的鄧某芳是高州市新垌鎮新德村人,事發前老人中風,既不會動也難說話。今年9月27日,鄧某方的兒子鄧某林帶著父親的存折和證件來到信用社,打算將老人存折里的2萬多元錢取出,為老人家治病。但因銀行“依法辦事”,一波四折取到錢后,已經來不及了,老人不幸死于銀行營業廳。
據老人的大兒子介紹,當天一早,弟弟鄧某林就拿著老人的戶口簿和一、二代身份證去農信社營業廳取款,工作人員發現老人兩代身份證名字不同,于是要求去村委會開證明。慌慌張張開完證明送到營業廳,卻又被告知需要當地派出所蓋章,否則還是拿不出錢。第三次拿著蓋了派出所公章的村委會證明后,工作人員卻說,必須本人親自到場,讓攝像頭拍攝下來。
無奈之下,兄弟倆只好用手推板車將老人從家中推到3公里外的營業廳。“但銀行的領導阿強到門口說不能拉我父親進去。”鄧某林說。最后,在銀行和老人家屬的交涉過程中,老人不幸死亡。從銀行開門到老人死亡,前后大概4個小時的時間。
監控錄像 發生爭執家屬阻撓醫務人員急救
事發后,高州市委、市政府迅速組成聯合調查組展開調查。昨日,高州市公布“老人猝死”錄像細節以及調查結果。官方稱,據完整錄像顯示,家人屢次被拒后,將老人帶到銀行后成功取錢。在老人現危及情況下,雙方爭執間猝死。
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監控視頻顯示,9月27日10時58分,一名中年男子及其家屬用人力雙輪車推著鄧某芳來到分社營業廳。鄧某芳大兒子及其他家屬情緒激動,推搡大堂經理,拍打柜臺和防彈玻璃。分社柜員吳某確認鄧某芳身份后,于11時4分為其辦妥取款手續。取款后,家屬并沒有帶鄧某芳離開,也沒有對其采取搶救措施。
12時18分,新垌衛生院醫務人員趕到現場,醫務人員步行前往遭到家屬的阻撓。12時51分,醫務人員對鄧某芳進行檢查,確認其死亡。
經反復協商,當晚8時許,農信社接受家屬提出的13萬元慰問金的要求并當即支付,家屬允許殯儀館人員搬走尸體。次日,大路坡分社正常營運。
最新進展:以后親屬可憑醫院證明取款
目前,高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決定,對新垌信用社大路坡分社主任、大堂經理等2人進行停職調查,對當班柜員1人進行停崗調查。初步調查認為,三人嚴格執行了“憑單折支取”須“本人憑有效證件支取”的規定,但與客戶溝通不夠,未能及時發現客戶實際困難情況,未能有效為特殊客戶做好人性化服務。
據悉,老人在營業廳死亡事件后,高州農信社也及時整改,出臺了老弱病殘等特殊服務的詳細操作規定,存款人神志不清的,用于救治病危不能提供密碼的,親屬可以憑鎮以上醫院證明,代辦取款。 (新快報 記者陳海生)
銀行,以人為本OR以錢為本?
新華社發表評論稱:這些極端事件讓人們在銀行冰冷的“硬”規定前,怎么也看不到人性的“暖”。
銀行堅持“必須儲戶親自到場”,看似“合乎規定”,但卻不怎么“合乎人性”。當“死”規定與“活”服務相互沖突,銀行把執行規定的成本強加于儲戶,寧肯儲戶受罪也不愿自己受累,這樣的服務理念的確令人費解。銀行美其名曰“為了更好地保障客戶的財產安全”,可假如顧客身體不便,“親自到場”會對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嚴重影響,“錢留下、人沒了”,又有什么用?
在一些銀行,VIP客戶不但不用排隊、有專人陪同,還能享受銀行的上門服務。而普通儲戶為什么不能享受上門服務呢?銀行的說法恐怕是:對不起,您的存款數額不夠,不是本銀行的VIP客戶,不能享受上門服務。
來自安卓客戶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