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回報,高收益” “穩賺不賠” “保證不虧錢” 聽得你是one愣one愣 警惕,從頭到尾 這就是一場騙局!
真實案例一 市民周某的一個朋友通過電話聯系其,稱自己在一款 APP里做認購項目賺了點小錢,可以帶著周某一起賺錢。周某相信了對方所說并加進了一個微信群,又根據群里面發的鏈接下載了一款 APP ,接著有人主動來添加周某的微信,指導其操作充值1萬元。
一開始確實賺了些小錢,可當周某加大投入,完成15萬的投資想提現時,對方卻說:“從現在開始要提現的話,需要再次充值錢到APP里面”。之后周某按要求進行操作還是無法提現,后知后覺才發現自己被騙,損失15萬余元。
真實案例二 楊某在玩手機時有一個陌生人添加其微信,對方自稱炒股“專家”,可以帶他一起學習炒股。楊某信以為真,在對方的指導下下載了一款APP,登錄后通過支付寶共計充值了 2萬余元,這期間有過盈利,也提現成功過。
可一段時間后,楊某加大資金投入想提現時,卻發現APP無法進去,顯示賬號異常,幾日后也沒得到“專家”的回復,才發現被騙。
當前 “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 詐騙案件頻發 損害群眾權益 擾亂金融市場秩序 當投資遇到 “保本高息”“專家內幕”“投資返利” 等宣傳噱頭時 請廣大群眾提高警惕
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 常見手段
第一步:以“保本高息”虛假造勢 不法分子假借債券投資、股票投資、貴金屬投資、期貨投資、P2P投資、外幣投資等概念,推出所謂“投資理財神器”,在網絡平臺發布消息宣稱“穩賺不賠”,以高返利、按月返利、保持現金流等噱頭吸引投資者關注。
第二步:以“專家內幕”誘導投資 不法分子通過社交軟件添加投資者為好友,將其拉入所謂的“投資”群聊,然后冒充投資導師、理財專家,通過“投資暴富案例”“直播課”等方式騙取其信任,或通過婚戀交友平臺與其確定婚戀關系,再以有“內部消息”“會員渠道”“特殊資源”等誘騙其參與投資。
第三步:以“投資返利”轉移資金 不法分子通過偽造或仿冒的投資平臺向被誘騙的投資者發送虛假投資鏈接,誘導投資者下載APP進行投資,并以“小額投資返利”作為誘餌,誘騙投資者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待其上鉤后,不法分子迅速轉移資金,造成投資者損失。
警方提示 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財產品 《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明確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投資者一定要認清銀行理財、基金、信托、期貨等均不是存款,“保本高息”“專家保證”等均是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常見套路,請提高警惕。
不輕信來路不明“小道消息” 投資者進行投資理財時應選擇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并頒發許可證的金融機構,不輕信通過網絡論壇、微信群、QQ群等傳播的“小道消息”以及無合法資質的機構或人員。對陌生來電、郵件推銷等非正規網絡途徑誘導投資行為保持警惕,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或掃描二維碼,不輕易授權非官方APP使用協議。
不貪圖“一時收益”因小失大 投資者要樹立科學理性的投資理財觀念,警惕高收益、低風險又可隨時提現的“完美”產品,警惕超過正常收益率的投資產品,切忌僥幸心理、賭博心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信息甄別能力,拒絕與陌生人共享實時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經濟損失。
不盲目相信“資金清退”公告 投資者發現上當受騙或遇到可疑情形,選擇合法合規維權渠道,及時保留聊天記錄、轉賬記錄、銀行賬號等關鍵投資信息,第一時間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依法維護自身權益。且勿輕信非官方網站發布的“資金清退”公告,謹防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急于體現回款的心理,再次上當受騙。
來源: 大理市警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