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渡縣密祉鎮永和村文盛街
老人們像往常一樣
聚攏在村北的魁星閣
打牌、聊家常。
這里曾是
“南方絲綢之路”“開南古驛道”所經之地。
142234dvm3bj5zprm422vz.jpeg (369.73 KB, 下載次數: 4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文盛街古驛道從魁星閣一直延伸至村南鳳凰橋頭,長700多米。浸透著歲月的引馬石、陽光下泛著暖意的土坯墻、保存完好的老屋……時光流逝的痕跡在這里被保存了下來。時光里,這里的人們用勤勞的汗水開啟時代新篇章,書寫茶馬古道上的時代新韻。
142235ia3tnua4zf8zt5ze.jpeg (525.69 KB, 下載次數: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142235gsqf2rnvmuqnb2r2.jpeg (317.33 KB, 下載次數: 4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今年31歲的李江燕還像兒時一樣,如一只快樂的小燕子從這家串到那家閑聊。“我在文盛街長大,對這里感情深厚,所以最終決定了在這里開店。”李江燕五歲起便在文盛街的姨媽家生活,一直到高中時才離開。高中畢業后到大理市打工。離開10多年后,去年回到文盛街開了一個叫“嬿的雜貨鋪”的小店,專賣文創產品。
142236kvlhd4incr2aivrd.jpeg (403.05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很多人并不看好我在這里開店。其實我在外面打工掙的錢跟我現在開店賺到的錢也差不多,但文盛街是我最留戀的地方,它讓我有歸屬感。”李江燕的店位于文盛街中段,她在自己的商品里融入了密祉的元素,使文創產品更有密祉特色,深受游客喜歡。
142236axpczjo5339fiezd.jpeg (403.19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密祉鎮是世界名曲《小河淌水》創作發源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彌渡民歌和花燈文化的搖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燈民歌)的發源地和聚集區之一。近年來,彌渡縣堅持“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加快了文旅融合發展步伐。茶馬古道要塞——密祉漸漸走入人們視野,掀起一波又一波旅游熱,為李江燕這樣的年輕人提供了創業舞臺。“春節期間是密祉的旅游旺季,那幾天就能把房租租金掙回來。密祉旅游的發展前景很好,我的第二個店也馬上要開業,想賣一些土特產品。”站在文盛街歲月的光澤里,李江燕笑得格外燦爛。
142238bonn77q7nj0j3xnn.jpeg (336.91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李江燕
彌渡縣多年持續下來的“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文化建設方略使《小河淌水》唱響了世界,彌渡花燈跳紅了大江南北,也讓扎燈人王海富忙碌起來。
142238ren1czn17o3c6p33.png (1.19 M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資料照片
9月27日,記者來到隱于文盛街村深巷里的王海富家,一個雙眼炯炯有神的龍頭燈首先映入眼簾。“這是南澗縣一個村定制的,前兩天剛做好。”王海富把我們迎進他的工作室,桌上鋪滿了水墨字畫。密祉鎮有好幾戶扎燈的人家,只有王海富在燈上加入自己精湛的國畫和書法,因此深受人們喜愛,還有祥云縣、大理市的文藝隊慕名前來訂燈。
142239tmyf34c13c3caf1m.jpeg (302.8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龍頭燈
王海富出生在彌渡縣的“花燈窩子村”密祉興隆村,從小受到當地濃厚花燈文化的熏陶,喜歡花燈扎裱。后來跟隨兩位老藝人學習花燈扎裱,26歲那年出師。2013年,他先后被評為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彌渡花燈紙扎技藝”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大理民間工藝美術大師。
142240cnf6j636n6azze3n.jpeg (578.19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密祉是花燈之鄉,人人愛跳燈。
“彌渡縣提出‘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后,我做的花燈開始有了市場,每年春節前便開始忙。去年做的六七十盞燈和五條龍都賣完了,還接待了來自上海、昆明的大學生體驗做燈。”王海富告訴我們,彌渡縣“唱響小河淌水、跳紅彌渡花燈”使密祉傳統花燈文化再現繁榮,每逢密祉元宵燈會,文盛街張燈結彩,萬名群眾歡聚在密祉鎮花燈廣場唱燈跳燈,好不熱鬧。
142241fz1pnedrodrhxfhd.jpeg (409.99 KB, 下載次數: 41)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10月12日,CCTV《樂游天下》劇組跟著王海富一起體驗扎燈。
“彌渡花燈紅了,燈也亮了。”密祉鎮的人們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人建蓋新房子、修繕老房子。不做燈時,王海富便奔波于各家的工地,給房子的墻體做彩繪。寓意美好、古樸典雅的彩繪映照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述說著古道人家新時代的靜好歲月。
142241k766yb0m55zn55cp.jpeg (468.39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文盛街,有人家在修繕老屋。
每天早上九點,李智花便將凌晨四點起來做好的豆腐、豆漿分送到文盛街上的農家樂,經過廚師的精心烹飪,以油炸、涼拌、煎炒等各種形式讓四方游客大快朵頤。
142242xtmzxig558xic8cc.jpeg (236.12 KB, 下載次數: 4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密祉豆腐的歷史源遠流長,因為制作中使用珍珠泉泉水和傳統手法,在當地很有名氣,僅文盛街就有10多家豆腐作坊。“這兩年給農家樂送的豆腐比往年多,長假期間,每天送千把塊豆腐。還有一些祥云、昆明的游客,在農家樂老板的介紹下,專程來我家買豆腐。” 李智花做豆腐已經10多年,手藝是丈夫家上輩人傳下來的。除了送農家樂外,李智花家的豆腐還運到密祉、德苴等鄉鎮集市上賣。因為久負盛名,密祉豆腐在市場上的銷量非常不錯。
142243lsmhf8irr8si23r3.jpeg (481.53 KB, 下載次數: 5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白老武農家樂是李智花家長期的合作伙伴,老板娘李會泰性格開朗、做事利落。“我們這家店是2006年開業的,一開始只是小平房,從食材采買、洗、切到炒菜,全部都自己干。當時到密祉的人也不多,來吃飯的人少,生意不好做。”之前,李會泰和丈夫一直在外地打工,學做飲食。丈夫炒菜、李會泰配菜。為了照顧老人和孩子,2006年,夫妻二人回到文盛街村開起了農家樂。17年辛苦經營,一點點積累,拆了小平房,建了新房,請了3名小工……生意越做越紅火。
142244blakww2e2aw9rdxr.jpeg (438.14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生意越來越好,還得益于密祉的旅游發展。” 李會泰告訴我們,近年來,到密祉旅游的人越來越多。她家的農家樂現在平均每天接待五六桌客人,春節、“五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長假期間,一天接待二三十桌客人,有時候還接待從外地來的旅游團隊。
142245rbrjtmlljc7jclrj.jpeg (414.27 KB, 下載次數: 3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據了解,密祉鎮被列為彌渡縣旅游開發的重點區域,依托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把文化自信轉化為密祉鎮趕超發展的底氣和動力,農文旅融合發展成效顯著。今年上半年,密祉共接待旅游人數20.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4140萬元。
142246kqaq93nzy23kafaf.jpeg (355.58 KB, 下載次數: 3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4-12-1 14:22 上傳
“去看看小河淌水,到茶馬古道上走一走,在土建老屋里感受一下慢時光。”已經成為許多游客到密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