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圳金融精英到彌渡鄉村創業者,29歲的李云萍用四年時間帶領團隊,幫助彌渡縣新街鎮大荒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實現戶均年收入超過27萬元。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新時代“農創客”的創業故事。
金融專業畢業的李云萍曾是深圳某商業銀行的管培生,憑借自身的努力,三年間實現兩次晉升,工作一帆風順,收入頗為可觀。一次假期探親,李云萍聽父親——大理耘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樹春暢聊中國未來農業發展趨勢和云南農業的巨大潛力,特別是通過分享技術,能讓云南普通農戶低風險投身設施農業,在家門口實現年入15萬的愿景,深深觸動了李云萍,她毅然辭去了深圳的工作,奔赴彌渡跟隨父親踏上了現代農業的創業之路。
然而,現實很快給了李云萍沉重一擊。在鄉村動員大會上,農戶們對免費技術和高收益的合作模式滿懷期待,可當聽到設施農業每畝每戶需投入5萬元時,卻紛紛打起了退堂鼓。李云萍回憶說:“當時真的很受挫,但是我們不能放棄,一定要找到解決難題的辦法。”
102311g6en7pwjzjb3eg36.jpeg (245.9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創業初期,李云萍將首個項目定在了新街鎮大荒地村。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小組長張林保提出個人貸款300萬元,農戶每家出2萬元推進合作。李云萍深知無抵押貸款困難重重,決定由耘飛公司為大荒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擔保。這一決定遭到了其他股東的反對,大家都擔心風險。“我與我父親堅信一定要讓農戶先富起來,企業才能有發展的根基,我們與農戶是緊密相連的共同體,這個項目一定會成功。”李云萍說。
頂著巨大的壓力,李云萍堅持為大荒地村擔保,“深度雙綁3582”聯農帶農模式終于在大荒地村落地。李云萍帶領技術團隊駐村指導,從大棚搭建到種植管理全程參與。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四年發展,大荒地村黃瓜種植戶收益大增,最高單戶年凈利潤分紅達34萬元。李云萍感慨:“當我看到農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那一刻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堅持都是值得的。”
102312atjkmnfru5eponpj.jpeg (290.37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102312uwg3s4gcchoh8zh0.jpeg (295.86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首個項目的成功,李云萍收獲了農戶的信任,更加堅定了投身鄉村振興的信念。她不斷在實踐中學習成長,公司影響力日益擴大,合作規模持續拓展,帶動的農戶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大理耘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帶動創業就業6321人,間接帶動10877人,吸納1800多名殘疾人、退役軍人、高層次大學生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人員人均月收入超4000元,總計支付薪金8299萬元。
102313khhhg7zwk4yjewlt.jpeg (386.24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新街鎮大荒地村黃瓜種植戶張華說:“以前,我是在浙江打工,一年到頭也回不了幾次家,在外面收入也沒多高。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一年可以收入二三十萬元,老人和孩子都能照顧得到。”
102313yj3379eovvuj9rau.jpeg (283.46 KB, 下載次數: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當初我們是一直反對這個項目,因為擔心有風險。”大理耘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股東李云亮說,“這些年來看著成效確實是非常顯著。現在想想,我們真的佩服李云萍的遠見。”
102314cfa3epezvele3637.jpeg (427.41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102315m18rssos34i1l69n.jpeg (466.3 KB, 下載次數: 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從金融精英到鄉村振興實踐者,李云萍成功完成了職業賽道的華麗轉變,在彌渡這片熱土上書寫著她的青春答卷。
102315yzncdr5u5cc2c0nc.jpeg (336.62 KB, 下載次數: 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看著云萍一步一步走來,我很欣慰。她有想法、有干勁,我相信在她的努力下,會帶動更多的農戶發家致富,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貢獻她的力量。”大理耘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樹春說道。
102316bi5xzzl0s6sxwi6i.jpeg (451.03 KB, 下載次數: 3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5 10:23 上傳
“伴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戶實現了增產和增收,我的個人價值也實現了提升,我會義無反顧地在這條道路上不斷前行。”李云萍堅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