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白崖古城村立足“講好一個故事、打造一個村落、建設一片景區”的發展思路,堅持文化鑄魂、產業賦能,以“非遺傳承、耕讀文化、特色旅居”為亮點,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逐步繪就出一幅“非遺活態傳承、耕讀涵養鄉風、旅居助推振興”的美麗鄉村新圖景。
172009na17jqa1q0vq7qcv.jpeg (499.82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19 17:20 上傳
以活化閑置資源為支點,撬動非遺傳承新生態。以弘揚“農耕”文化為主題,通過融入傳統與現代思維,整合多類項目資金,將5間閑置烤房、蓄水池等改造為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耕讀文明傳承基地,打造集閱讀學習、文化展示、互動體驗等于一體的鄉村文化空間,內設彩云書院、創意工坊等功能區,創建白子國、南詔國、非遺技藝、彌渡民歌、鄉愁記憶等主題展廳,實現鎮域文化資源的實體化呈現。積極傳承弘揚白子國土陶制作技藝,引進白子聿窯陶藝工作室,開展陶藝創作、展示、教學及體驗活動,游客可參與拉坯、彩繪等環節,已成功燒制5窯1400多件作品,吸引200余名游客參與制陶體驗,讓非遺文化“活”起來、“潮”起來。
172009rlvk1baabnzntubz.jpeg (437.19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19 17:20 上傳
172010fnxsnrnfj1wsgsjb.jpeg (213.03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19 17:20 上傳
以深耕鄉村閱讀為抓手,培育文化傳承新火種。充分發揮彩云書院鄉村情景體驗、文體活動、教育宣傳等功能,組建白崖古城少兒讀書會,定期組織少兒讀書會成員學習《彩云的故里》《白崖記憶》等本土文化書籍,并開展經典誦讀、閱讀分享、“白子國文化”趣味問答、古城歷史故事會等活動,年均舉辦活動10余場次,參與青少年超500人次。同時,隨著巷道文化墻、非遺傳習中心、土陶館等活態歷史文化展現的不斷成熟,2024年以來,累計有20余批次1000多人到景區開展“行走的思政課”,成為縣域熱門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172010a7g83zn57rx5ry8t.jpeg (260.51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19 17:20 上傳
172011sztze63ps3gypy8z.jpeg (271.48 K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19 17:20 上傳
以深化旅居建設為紐帶,共繪文旅融合新圖景。依托白崖古城村深厚的歷史文化、宜居的生態氣候和肥沃的土地資源,聚焦“客群細分、功能互補”核心理念,打造文化體驗區、休閑度假區、養生精修區3大主題旅居區,構建“黨總支+合作社+企業+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純利潤按照3:3:4比例進行分配,形成政府引導、群眾為主體、多元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旅居產業發展局面。截至目前,已完成集體收儲老舊房屋獨立式改造4院13間房,農戶自有房屋嵌入式改造2院8間房。改造中閑置校舍1院,可改造旅居民宿36間,集體收儲老舊房屋1院,可改造獨立式旅居院落6院。計劃改造農戶自建房屋11戶,可改造旅居房33間。多個院落同步改造正在推進中,可實現全年齡、全時段、全季節旅居場景全覆蓋。
172012lplgghf797py9xs9.png (1.98 MB, 下載次數: 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5-6-19 17:20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