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国产精品|青青青国产依人在在线观看高|在线天堂在线|欧美成人护士h版|久草中文视频

返回列表 發布新帖
查看: 10|回復: 0

彌渡縣2025年度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安置方案公布,10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

     
1#
發表于 昨天 16:57 | 只看樓主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自: 中國
彌渡縣2025年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安置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保障法》《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及《云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云南省軍區政治工作局關于做好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招聘到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云南省教育廳 云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關于開展迎接退伍老兵返鄉返校系列活動的通知》《中共大理州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2025年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工作的通知》等法規及相關文件精神,為全面順利完成我縣2025年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安置工作,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我縣2025年共接收退役軍士和義務兵56人,其中: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軍士10人,實際需要安排工作10人,其余46人進行自主就業安置。

    二、工作原則
    (一)堅持先招聘后安置的原則。將符合相應崗位條件的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招聘到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或者專業技術崗位,招聘結束后其余人員進入崗位安置工作環節。
    (二)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公開安置政策、安置方案、安置對象、安置崗位、量化得分和安置結果,實行公開、公平、公正、規范、透明的陽光安置,整個安置過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檔案材料審核及量化得分嚴格按照大退役發〔2019〕4號文件精神核對及本人簽字確認,選崗等重要環節邀請紀檢監察部門參與監督。
    (二)堅持各盡其責的原則。按照有關規定,所有機關、群團組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應當依法接收安置退役軍人,任何部門、行業和單位不得拒絕承擔安置任務,不得出臺針對退役軍人合法權益和歧視性措施,不得限制或禁止下屬單位接收退役軍人,否則將對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三、具體安置辦法
    根據國家、省、州相關安置政策,結合我縣接收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情況,本年安置的具體辦法為:
   (一)招聘到事業單位
??????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2025年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軍士10人,崗位安置前要先將符合條件的人員招聘到事業單位管理崗或專業技術崗位。
    1.崗位計劃。州級退役軍人事務局、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審定行政區域范圍內招聘計劃,組織實施和管理行政區域范圍內的公開招聘工作;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匯總、審核、制定行政區域內招聘計劃,配合州級做好公開招聘具體工作。
???  2.招聘辦法。采取定向招聘方式組織實施,以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安置地的縣為范圍,采取考核與面試相結合方式,按照設置招聘崗位條件、報名、資格審核、考核、面試、確定聘用人員、公示、辦理聘用手續等程序進行。考核成績為服役表現量化評分,面試按照不低于1:3的比例劃定面試范圍,綜合成績=考核成績×50%+面試成績×50%,接收單位按照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擬聘人選,公示后,辦理聘用手續。
    (二)各類人員安置辦法
    1.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崗位安置。根據《大理州退役軍人事務局轉發關于印發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服現役表現量化評分辦法的通知》(大退役發〔2023〕28號)精神,服役表現量化評分由退役軍士和義務兵退役時所在軍隊團級以上單位政治工作部門和安置地縣級以上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分別填寫、審核,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本人簽字確認,并采取適當方式進行公示,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憑服役表現量化評分得分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選崗安置就業。符合安排工作條件又不愿選崗就業安置的退役軍士,由本人向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出書面申請,批準同意后,本人與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簽訂靈活就業經濟補助安置協議書后,按靈活就業經濟補償安置,按相關規定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
    2.自主就業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安置。根據《退役軍人安置條例》及《大理州退役軍人事務局?大理州財政局關于提高全州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經濟補助標準的通知》(大退役發〔2021〕31號)文件精神,我縣自主就業的退役軍士和義務兵46人,按每服役一年補助4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經濟補助,并對獲得勛章、榮譽稱號的,增發25%;榮立一等戰功或者獲得一級表彰的,增發20%;榮立二等戰功、一等功或者獲得二級表彰并經批準享受相關待遇的,增發15%;榮立三等戰功或者二等功的,增發10%;榮立四等戰功或者三等功的,增發5%。多次獲得榮譽稱號或者立功的退役士兵,按照其中最高等獎勵的增發比例,增發一次性經濟補助。各級財政承擔比例為省級承擔1/3,州級承擔1/3,縣級承擔1/3。補助發放方式采取通過委托銀行社會化發放。
    (三)安置崗位設置
    本年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人數共10人,擬招聘到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或專業技術崗位1人,擬就業安置9人,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函請縣委編辦提供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空編情況,縣人社局根據縣委編辦提供的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空編空崗以及掌握的國有企業情況編制下達10個就業安置崗位安置使用。如果其他有空編的國有企業或省州直管的機關事業單位根據工作實際,需要安置退役軍士和義務兵的可向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出申請并提供相應崗位。
    (四)就業安置選崗順序?
    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軍士和義務兵選崗順序:退役軍士和義務兵根據量化評分得分成績,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依據公示的安置崗位和崗位條件進行現場選崗。成績并列者,軍齡長者優先;軍齡相同者,獎項高者優先;獎項相同者,立功受獎次數多者優先;立功受獎次數相同者,時間在前的優先,時間相同者學歷高者優先,學歷相同者年齡大者優先。當有人放棄選崗時,按得分排序依次遞補。崗位一經選定,由當事人簽字確認后不再變更。
    (五)安置紀律規定
    1.符合安排工作條件自愿選擇靈活就業經濟補償安置的,須在2025年5月30日17:00以前向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出書面申請,批準后方可選擇靈活就業經濟補償安置,否則只能選崗就業安置。既不申請靈活就業安置又不選崗的,按自主就業安置。
    2.參加現場選崗時,崗位選定簽字認可后反悔的,視為自動放棄安置工作待遇,不再作任何方式安置。
    3.無論屬于何種形式安置,安置對象必須按相關法規及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明確的時間辦理相關安置手續,不按規定時限辦理的,視為自動放棄安置資格,不再作任何方式安置。
    (六)安置培訓
    1.適應性培訓: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對本年接收的退役軍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規宣講、心理調適與角色轉換、職業指導與規劃、人才測評與推薦等方面開展培訓,幫助退役軍人順利實現從軍隊到地方的角色轉換。
    2.職業技能培訓:對本年接收的自主就業的退役軍士和義務兵自愿參加技能培訓的可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出申請,根據相關政策免費培訓一次。經費保障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按相關規定納入下年度預算。
    (七)開展退役軍士和義務兵返鄉系列活動
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征兵辦公室?云南省教育廳 云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關于開展迎接退伍老兵返鄉返校系列活動的通知》(云征〔2020〕26號)文件精神,適時舉行退伍老兵返鄉歡迎儀式、召開專題座談會、家鄉發展成就參觀等活動。

    四、時間步驟
    第一步:6月10日前上報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軍士招聘崗位計劃;
    第二步:6月25日前,做好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報到接收及政策培訓等相關工作,制定《彌渡縣2025年退役軍士和義務兵安置方案》報縣人民政府審定,批復同意后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公布;
    第三步:6月11日至6月30日前按規定組織實施招考工作;
    第四步:6月9日至27日組織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軍士開展崗前適應性鍛煉;
    第五步:7月5日前分別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軍士安置對象、安置崗位、量化得分等進行公示;適時組織全縣退役軍士和義務兵開展退伍老兵返鄉系列活動;
    第六步:7月11日前召開安置選崗大會;
    第七步:7月14日前辦理就業安置相關手續。崗位安置就業人員于7月15日前到新工作單位報到上崗;
???  第八步:7月20日前自主就業退役軍士和義務兵一次性經濟補助發放到位;
    第九步:7月30日前上報工作總結、立卷歸檔,全面完成本年安置工作。
???? 具體步驟的時間節點將根據州級下達安置計劃、定向招聘崗位公示及相關規定進行適當調整。

來源:彌渡縣人民政府網


回復 收藏
分享
  • 微信

    微信掃碼分享

  • 復制鏈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關燈 在本版發帖
掃一掃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頂部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侵權舉報:本網站所涉內容為用戶發表并上傳,相應的法律責任由用戶自行承擔;本網站僅提供存儲服務;如存在侵權問題,請權利人與本網站聯系刪除!
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備案號:DWSBA5300000005號 | 主辦單位:彌渡宏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網站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387221096 | 涉未成年人專用舉報電話:18724986556 | 舉報郵箱:luhshi@miduwang.com

經營性網站備案信息 云南網監電子標識 人力資源許可證 工商網監電子標識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 中國文明網傳播文明 網絡謠言曝光臺 網絡安全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