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家教 2024-06-20
無論是老高考還是新高考,無論是院校專業組還是專業院校組,平行志愿都是主要的填報模式,因此填報面臨的主要風險依然是滑檔與退檔。
·小知識·
滑檔:考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報考批次的所有志愿(院校志愿/院校專業組志愿/專業院校志愿)的調檔分數線,檔案未能投出,這種情況即稱為滑檔。滑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考生高估了自己的分數實力,即低分高報。
退檔:考生的檔案已經投到某個志愿(院校志愿/院校專業組志愿/專業院校志愿)后,因為分數沒有競爭力,或者不符合專業錄取條件(身體或單科成績條件)要求,且不服從調劑或無法調劑,因而不能被院校錄取,檔案被退回。
遭遇滑檔或退檔后,考生的檔案將進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直接落到下一批次,可以說后果非常嚴重。在平行志愿模式下,有效降低滑檔和退檔風險的途徑是設置合理的志愿填報梯度,即根據目標院校(院校專業組/專業)往年的錄取分數(位次),預估本年度的錄取分數(位次),然后將所填報的志愿從高到低拉開一定的差距,形成“沖穩保”的層次階梯。
在具體填報時,平行志愿梯度可分為批次梯度、批次志愿梯度與專業梯度三種。具體說明如下。
批次梯度
批次梯度指的是在可填報的不同批次(如提前批、本科批、專科批)之間形成一定的主次關系,并采取不同的填報策略,保證前后的相互銜接。
主報批次是考生和家長最看重的批次,是希望一定要能錄取的批次,因此整體要“穩”。相對應的,次報批次就是可以“沖”的批次,能錄取最好,不能也沒關系,因此在老高考和新高考中的院校專業組模式下,這個批次一般可以不勾選“服從專業調劑”。
在具體操作中,關鍵點在于主報批次的確定。如果不想復讀的話,考生就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主報批次,一定要穩得住;次報批次可以有,也可以不考慮。具體把哪個批次作為主報批次,要不要考慮次報批次,均需要依據個人情況來確定。
案例一:同樣是本科中上分數段(特控線上)的考生小李和小王,小李對軍校情有獨鐘,無論分數還是身體條件都比較符合相關要求,因此把本科提前批作為自己的主報批次,而把本科普通批作為次報批次;小王對本科提前批中的興趣不高,覺得能錄到國家公費師范生也可以,更傾向于在本科普通批選報,因此把本科普通批作為自己的主報批次,而把本科提前批次作為次報批次。這樣如果運氣好的話,有可能在提前批撿漏;如果沖不上去滑檔了,也不影響后面主報批次的投檔。
案例二:同樣是超本科線(二本線)不多的考生小孫和小周,小孫選擇本科普通批次為主報批次,對所選報的志愿都勾選“服從專業調劑”;小周則選擇專科批次為主報批次,因此在本科普通批次中,對所選報的志愿都不勾選“服從專業調劑”。
需要特別提醒萬萬不能隨意填報提前批,特別是把提前批次作為次報批次的考生,以避免造成高分低錄的后果。此外,如果考生把提前批設為主報批次,那本科普通批仍應當慎重對待,甚至也應該當主報批次對待,因提前批志愿數量相對較少,錄取情況沒有那么穩定,滑檔的風險相對比較大。
批次志愿梯度
批次志愿梯度指的是同一個批次下,最小填報單位之間,根據往年的錄取分數或錄取位次,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形成“沖穩保”的梯度。對于老高考模式,這里指的就是院校志愿之間的梯度,對于新高考則指院校專業組之間的梯度,或專業院校組之間的梯度。模式雖然不同,但具體操作思路是一致的。
1.操作思路
(1)沖一沖:理想大學
“沖”是為了用較低的分數獲得較高層次院校的錄取。“沖”院校就意味著放棄專業選擇權,因此要不要“沖”,以及“沖”的志愿應該有多少分差,因人而異,并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畢竟“沖”的志愿大概率錄到冷門專業,其風險同樣需要權衡和計算。
在選擇“沖”的院校(院校專業組)志愿時,考生需看清志愿中的全部專業自己是不是都可接受。如果有專業完全不能接受,就不要選來“沖”。對專業有明確要求的考生要不要“沖”呢?我們的建議是低“沖”一定不考慮,可以考慮高“沖”,即選來“沖”的院校層次是自己非常向往但本來是夠不上的,且其最差專業也能接受。無論哪種情況,如果不想被退檔而落到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都必須勾選“服從專業調劑”。
(2)穩一穩:院校與專業兼顧
近三年的錄取平均分與考生分數相當的院校(院校專業組)即為比較穩妥的志愿。這是整個志愿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需要花大力氣去計算和比較。以下是我們常用的標準,僅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①如果想被錄取到目標院校的熱門專業、特色專業或強勢專業,考生的位次應達到該院校(院校專業組)近三年錄取的中上分數段[即(平均分+最高分)÷2]對應的位次;
②如果要保證較好的專業,考生的位次應達到該院校(院校專業組)近三年錄取的平均位次以上;
③如果一般專業也可以接受,考生的位次達到該院校(院校專業組)近三年錄取的中下分數[(平均分 + 最低分)÷2]對應的位次即可;
④如果想錄進某個特定目標專業,考生的位次則應達到該專業前三年錄取平均位次之上,且最接近的年份至少還有5分的空間。同時,這個專業前三年及當年招生計劃不能有太大的變化,如果變化大的話要做相應的修正。
(3)保一保:有備無患的預案
保底志愿放在后面,是以防萬一的保險措施。第四批新高考省份2024屆考生需要面對新老高考交替的巨大變化,尤其需要重視保底志愿。保底志愿建議選擇近三年錄取院校或專業平均位次比考生位次對應分數低10—20分的志愿;同時最好選擇招生計劃比較多或上一年有征集的志愿。
2.梯度的設置
上述每兩個志愿之間到底該拉開多大梯度才比較合適,這是考生和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通用的答案,需要根據考生的具體情況來操作。比較實用的辦法是平均梯度值和零梯度組合。
(1)平均梯度值
平均梯度值是指在一定分數范圍內,將志愿按預估的錄取分數從高到低往下排列,志愿與志愿之間的分差值大致一樣。計算平均梯度值的關鍵是確定保底志愿(即本批次最后一個平行志愿)所對應的預估錄取分數,然后算出這個分數與考生本人高考分數的分差,再除以 (n-1)(n為填報的志愿數量),所得到的數據就是平均梯度值。
示例:老高考某省理工類考生小蔡的分數是514分,對應的一本線是487分,一本批次可填報的院校數量為10所。在此情況下,該考生如果以上一年錄取分數線與一本線持平的學校作為保底院校,則其平均梯度值為 (514-487)÷9=3,其可填報院校從高到低的預估分數依次為514、511、508、505、502、499、496、493、490、487。
平均梯度值是一個比較好理解也容易掌握的梯度設置方法,應用這種方法來設置梯度填報志愿比較穩妥。但上述這種情況屬于理想狀態,很少出現。在實際填報志愿時,院校與院校之間并不一定非要(也不可能)保持絕對平均的梯度,考生應根據自己的分數層次和個人具體情況來綜合考慮和填報志愿。重要的是在一定分數范圍內,穩的志愿要確定,其他志愿圍繞著穩的志愿,從高到低往下排列。
(2)零梯度組合
在保持總體梯度從高到低排列的情況下,考生還可以采用局部零梯度組合的方式來填報志愿。所謂零梯度組合,即在考生最有希望被錄取的局部位置,有意將幾個同層次的志愿放在一起,不拉開差距,僅根據考生自己對志愿的傾向性來排序。
示例:某考生的20個本科志愿中,前10個志愿是“沖一沖”的院校專業組;中間5個志愿是“穩一穩”的院校專業組,有把握能上并且有一定專業選擇空間;后5個志愿是“保一保”的院校專業組。在該考生的志愿設置中,他最為看重“穩一穩”的5個志愿,有意選擇了5個屬于同一層次的院校專業組,不拉開梯度,即所謂的零梯度(其實不存在絕對的梯度,特別是志愿數多的時候),僅按照自己對5個院校專業組的喜愛程度來排序。
在“沖穩保”的基礎上引入局部零梯度組合,是一種實用的志愿填報技巧,考生最重視哪個局部位置,零梯度組合就放在該位置。
零梯度組合的方式同樣有利有弊,弊端是如果一個投檔不成功就很可能N個都不成功,好處是大大增加了考生被自己滿意的院校和專業錄取的概率。
專業梯度
這里的專業梯度適用于最小填報單位下含有多個專業的情況,即老高考模式和新高考院校專業組模式。在這種情況下,考生獲得投檔后,還需要與同樣進檔的其他考生競爭,在相關規定下由院校來安排專業。
·小知識·
專業分配規則:在老高考模式和新高考院校專業組模式下,考生的檔案投出后,考生具體會被錄取到哪個專業,將由高校招辦根據該校招生章程明確的專業分配規則(主要有三種:分數清、專業清和專業級差)來安排的。考生在填報前要認真研究想報考的目標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規定和要求。
專業調劑規則:老高考模式下,專業調劑僅在該院校在考生所在省份該類別有招生計劃的專業中調劑;新高考院校專業組模式下,專業調劑僅在考生填報的院校專業組內的專業中調劑。
不論院校采用哪種專業分配規則,如果考生填報的所有專業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線上,而本身分數又不特別具有優勢,就容易造成專業滑檔而被調劑或被退檔。因此,在對專業做梯度設計時,考生須比較所選報的專業近三年的錄取平均分,從高到低進行排列(以分數優先時)。如果是專業級差的,要分析自己的分數優勢和級差的大小,以最有可能錄取的專業放在最前面,后面的依次排序。
填志愿有章法無定法。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概率,建議考生填滿可填志愿數志愿以及下面所有可填的專業志愿。
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因此,在具體排序時,并不應該也不能單純考慮分數,機械地把專業按照從高到低進行排序,而是應該以考生的個人傾向為主,將考生自己最想讀的專業放在前面。